唐 華 “海南木瓜4個19.9元團,還差2人”“1元就拼進口車厘子,限量7人團”……如今,很多微信用戶都接觸過類似的線上團購水果活動,只要某個微信好友發(fā)起,湊夠一定人數(shù)即可成團,價格相對實惠,趕上促銷抽獎還能享受1元價。然而,看似劃算的低價“拼團”,暗藏的貓膩卻不少。 近來有媒體報道,一些拼團平臺暴露出許多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,有惡意泄露客戶個人信息的,有借抽獎名義集資的,還有的商家所賣商品與宣稱的“高品質”相差甚遠。一個個案例,無不提醒著人們:“拼團”有風險,下單需謹慎。 按理說,無論從事何種行業(yè)、生意是在線上還是線下,與客戶構建起彼此信任的穩(wěn)定關系都是必要條件,也是維持商業(yè)活動長期發(fā)展的根本。但就是有這樣一些不法商家,腦子里沒有“長期經營”的概念,老是抱著“干一票”就走的賺快錢心態(tài),肆意揮霍消費者的信任,最后傷害的是整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根基。尤其是這種利用朋友圈做推廣的“拼團”模式,還建構在親戚朋友之間的熟人關系基礎之上,一旦出現(xiàn)信任危機,不知道要打翻多少“親情和友誼的小船”。 所以,無論是從保護行業(yè)的角度,還是為了維護我們的親情和友誼,低價“拼團”的陷阱都必須想辦法填上。 首先,要解決商家的經營資質問題。在這里,筆者想問問熱衷于“拼團”的各位微信用戶:在下單之前,你們是否認真了解過商戶的基本信息?就在剛才,我打開微信搜索了一下開展“拼團”業(yè)務的公眾號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奇怪的現(xiàn)象:有些公號明明是賣水果蔬菜的,但其認證詳情內工商登記的經營范圍一欄卻寫的是“網(wǎng)絡科技、網(wǎng)絡工程、計算機技術開發(fā)”等,搞計算機的賣水果,這是個什么鬼?如果信息無誤的話,那就說明該公眾號應該是沒有此類“拼團”業(yè)務經營資質的。另外,還有大量的公眾號是個人所有,其基本信息更是無從獲得,試問在這樣的平臺上“拼團”,消費者權益能有保障? 對此,工商管理部門應該聯(lián)合微信等社交平臺,對“拼團”商家進行有效管理,通過建章立制,明確行業(yè)的準入標準,嚴格對商家的經營資質進行審核,不給無良商家鉆空子的機會。 另外,還要加強對商家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。工商管理部門和網(wǎng)絡監(jiān)管單位應主動出擊,嚴厲查處售假、欺詐、私自販賣用戶個人信息等行為。 在虛擬世界中,非法商業(yè)行為的確存在維權難、監(jiān)管難等問題,但并非無章可循、無計可施。比如,個人信息被私自販賣,消費者只能徒呼奈何,但執(zhí)法機構有能力調取一些證據(jù),并順藤摸瓜查到違法企業(yè)。如果能做到發(fā)現(xiàn)一起、嚴懲一起,將會形成有效震懾,大大減少此類違法犯罪行為。 最后,也提醒消費者,不能盲目貪圖便宜!氨阋藳]好貨,好貨不便宜”,這句話并沒有完全過時,無論是哪個朋友發(fā)來的“拼團”信息,最好先認真了解一下商家的詳細情況后再做打算。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臨汾金融網(wǎng) ( 晉ICP備15007433號 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